网站首页 | 瑞安文艺 | 十佳藏书家庭 十佳藏书家庭

曾建龙的传家宝

作者:管理员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6-16 16:07:54 浏览次数:
  安阳镇有位木材商叫曾建龙,现年37岁,家住隆山街道岭下村。他有个宝贝将来要传给儿子,这个宝贝就是从全国各地市场淘来的小人书,数量可不少,有1.3万册,就收藏在他25平方米的书房里。

藏书 因为童年的爱好
  曾建龙收藏小人书已有9年时光,因为童年的爱好。七八岁时,他最喜欢看的就是小人书,特别是战争题材的,像《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等。他经常向父母要来一二分零用钱,再约上几位少年朋友,到摆在硐桥头或原瑞安车站的书摊上借书看,1分钱可看一本,一蹲就是半天。
  随着岁月的流逝,小人书渐渐成为曾建龙的一个美好记忆。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路过虹桥南路时,看到有人摆地摊在卖小人书,勾起了童年点点滴滴的追忆,一股热流推着他来到地摊前。他随手拿起一本翻看,竟然有点爱不释手,便买了几本回来。从那时起,曾建龙发觉对小人书怀有难以割舍的感情,于是就有了收藏的故事。

买书 一次花了1.2万元
  上海文庙旧书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连环画收集市场,曾建龙常去那儿,一年五六次。他第一次去是在1999年夏季,与一位朋友一起。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到了那边,他就傻眼了,“这么多的书啊!”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他像碰到老朋友一样兴奋,每到一个书摊就快速地翻找,生怕好书被人抢走似的。翻到一本自己正想要的老版《三国演义》,他眼睛一亮,也不问价格多少,先把书死死地拽在手里。书贩见他如此急切,抬高了价格。被幸福冲昏头的曾建龙也不砍价,花了120元买了价格30元的书。就这样,揣在兜里的钞票一张张飞出去了,1万2千元换来一大袋的小人书。
  因为疯狂,曾建龙引起书商王忠明的注意。因为王忠明一句“没钱没关系,先把书拿走”,有着共同爱好的两人成了知心朋友。曾建龙每到上海,必到王忠明处;而王忠明也总是把好书留着给他,价格实惠。通过与王忠明的交往,曾建龙收集到了不少孤本,包括一些“文革”时代的精品断代品,也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连友”。

求书 专程赶到江西南昌
  《江西革命斗争故事系列》是曾建龙心仪已久的一套连环画。该书一套25本,当曾建龙手头还只有五六本时,他常为此苦恼不已。2001年,曾建龙专程来到江西南昌求书,以解心中的愁绪。初次踏上南昌的他,人生地不熟,不知该如何寻书。此时的曾建龙想起了好友王忠明,便马上打电话向他求良策。通过他,曾建龙找到了江西省连环画协会会长,并在他的帮助下,购买到另外的10本小人书。可惜的是曾建龙还是集不齐该套丛书,因为剩下的几本都流失了,寻访的难度极高。为了弥补曾建龙的缺憾,那位会长特地介绍他在南昌连环画交易市场,买到了犹如凤毛麟角的江西版《林海雪原》上、中、下3本。曾建龙对此感激不尽。

爱书 出多少钱也不卖
  曾建龙花了30万元收藏小人书,现有的价值已远远超过30万。虽然升值了,但他绝不卖。一次,曾建龙从一书贩那里花700元购得一本小人书。过了几天,那书贩来到他家说:“我出1400元,你把书还给我。”“我的书不卖。”那书贩不甘心,“我再加600元,你就把书让给我好了”。曾建龙回答:“这是我的宝贝,怎么能卖掉。”  闲暇时,曾建龙喝酒、打扑克少了,更多的时间是坐在书房里翻翻书,或是把收购来的旧书——去钉、熨平、修补、上塑料袋。他自制了纸盒子放书,以防太阳晒旧;为防风化,他用报纸把书包好。“书房里的书,80%我都看过。”曾建龙随手就能从一排排的书架上找出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小人书来。这些书,小的只有手掌大小,大的得两手托着;便宜的一元一本,贵的要1000多元;有些是京派画家画的,线条粗放,有些是海派画家画的,线条细腻。广泛的阅读丰富了他的知识面,通晓历史典故则使他增强了为人处事的能力。朋友聚会时起争论,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听建龙的,他书看得多。”

瑞安文艺

瑞图书目检索

题名 责任者 ISBN/IS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