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文化名城 | 文保单位 | 市级文保单位 市级文保单位

黄绍箕故居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06-02-13 10:50:00 浏览次数:
黄绍箕故居,位于瑞安市城关小沙巷九曲弄12号。晚清时期建筑。坐西朝东,主要有照壁、台门、主楼等建筑,它们分别排列在二条东西走向的纵轴线上。
    照壁作三开间落翼式,硬山顶。平面呈“八”字形,明间正中堆塑“福禄寿”连体文图案。
    台门三开间,进深二间,落翼式硬山造,筒板瓦屋面。
    主楼:为两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六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构架。重檐硬山造,阴阳合瓦屋面。前檐柱柱头科作五踩二翘。柱下置石质柱础。台基四周用花岗岩石质阶条石,青砖墁地。
    次楼为两层楼房,面阔三间,进深六间前廊式,穿斗式构架用七柱,柱下置圆形石质柱础。硬山造,阴阳合瓦屋面,其构筑与A幢相仿。。
    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晚号鲜庵,瑞安城关人。光绪五年举人,六年进士,由翰林庶吉士,编修士至侍读学士,湖北提学使,诰赠资政大夫,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的精英人士。
    黄绍箕是维新派中的重要人物,他力主变法自强、抗击外敌侵略,曾助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陈述维新变法要义,并参加康的“强学会”,担任“保国会”常议员兼宣讲员。戊戌政变时,他向康通报消息,使其得脱,赴日避祸。后又向张之洞进言,不要株连搜捕维新志士。1894年甲午战败后,他与丁立金、沈曾桐等同宦编修,多次联名上书,痛陈割地、赔款之危害,反对与日媾和,力主抗战。
    黄绍箕提倡废科举,办新学、讲科学、兴实业。1898年清廷成立京师大学堂,朝论黄式博涉中西,夙负时望,派任总办。他本中国教法,参考西方学制,亲订管理、教学章程。黄氏对乡里教育极为关切,他与孙诒让一起,为创办与发展瑞安新式学堂倾注极大的心血,并担任瑞安中学首任校长。
    黄氏一生从政,但好学一生。经史百家靡不窥究,诗文、书法造诣甚高,精目录、校勘、古文字学,著述丰富。



黄绍箕故居



黄绍箕像

历史文化名城

瑞图书目检索

题名 责任者 ISBN/ISSN